近日,隨著最后一段圍擋的拆除,由山西建投八建集團承建的五臺縣溝南片區綜合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正式建成通車。該項目總投資2.915億元,總長度5.830千米,包含西環路(西米市街—云海街)、智深路(西環路—迎賓路)、迎賓路(云海街—東環路)三條主干道及下設的綜合管網和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的建設有效解決了片區長期存在的出行不便、雨季內澇等民生痛點,區域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出行體驗和安全感得到切實提升。
多維攻堅:破解復雜工程難題
該項目是一項集交通優化、防汛排澇、民生改善于一體的系統性工程。自啟動以來,項目團隊便面臨“三重考驗”:地質條件復雜,高填方路段占比達35%;地下管線縱橫交錯,涉及電力、通信、給排水等12類管線;施工期間需保障周邊3萬居民正常出行。
面對高填方工程量大、工期緊張的挑戰,團隊應用“超厚填筑+沖擊碾壓”復合工藝,通過對施工參數的精細化優化和工序銜接的周密安排,將工期從50天壓縮至30天,為后續工程搶出寶貴時間。針對地下錯綜復雜的管線網絡,團隊采用“探地雷達+人工摸排”雙保險模式,通過雷達掃描探測與人工現場復核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標注56處管線交叉點,解決了地下管線定位難題,實現施工全程“零事故、零投訴”的目標。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出行影響,項目團隊精心制定了“分段施工、動態導改”的整體策略,運用BIM技術構建三維交通模擬模型,科學預判交通流變化,將原本需全封閉的作業面精細分解為4個有序銜接的施工階段,每個階段僅封閉1/4的作業區域并設置完善清晰的交通導流標識和臨時通道,確保了施工期間交通基本暢通,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獲得了甲方與市民的一致認可。
匠心筑造:詮釋品質工程內涵
工程質量是項目的生命線。在至關重要的瀝青路面攤鋪階段,項目遭遇了連續7天的陰雨天氣,嚴重威脅施工質量和進度。項目團隊迅速反應,緊急調集8臺大型吹水烘干設備,組織50名工人輪班作業,爭分奪秒搶抓作業窗口?!澳嵌螘r間,工裝都能擰出水,但檢測報告上98.7%的壓實度、1.2毫米的平整度誤差,讓所有辛苦都有了意義。”項目經理說道。在細節處理上,團隊推行“毫米級”管理:路緣石安裝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檢查井周邊采用“鋼筋網+膨脹混凝土”加固工藝,有效避免沉降開裂。竣工驗收數據顯示,項目路面抗滑性能、結構強度等18項指標全部優于設計標準,其中標線合格率達100%。
民生溫度:從“施工路”到“民心路”
建成后的西環路、智深路、迎賓路三條主干道路面寬闊平整,交通標線清晰規范,顯著提升了區域通行效率。“這條新路修得又平又寬,出門方便多了,孩子上學也更放心了!”居民們由衷贊嘆。
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建的雨水管網系統最大管徑達2.0米,排水能力較改造前提升三倍,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雨季內澇問題?!耙郧耙幌麓笥昃桶l愁,出門就得‘蹚河’,現在雨停路干,出門不沾泥!”家住溝南路附近的王女士感慨道。項目以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果,讓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穩穩的幸福”。
八建集團將以此次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城市更新領域的創新路徑,用實干與擔當書寫新時代建設者的答卷。